政府採取奢侈稅等措施抑制房價,不過審計部昨(28)日公布調查指出,房價上漲情形仍無法有效抑制,現行不動產稅制對房屋短期移轉稅負偏低,房地產成為炒作牟利的最佳標的,政府應整合平抑房價政策,藉以有效抑制短期投機炒作。

審計部昨日公布99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強調近兩年民間資金回流逾2兆元,國內游資充斥,金融市場利率相對處於低檔,致資金湧進房市,導致房價異常飆漲。

以台北市為例,房屋每坪平均價格由97年的32萬餘元,升高至99年的49萬餘元、漲幅約51.23%,房價所得比與貸款負擔比率分別由97年的10.4倍、43.6%,上升至99年的14.3倍、56.2%,庶民購屋負擔益形沈重。

審計部表示,雖然政府透過推動都更、課徵奢侈稅、廢止停徵空地稅、加強查緝投機炒作、停止標售國有地,再利用國有地推動整體住宅政策,並採取選擇性信用管制等多項措施,但房價上漲情形,仍無法有效抑制。

審核報告指出,現行不動產稅制,房屋短期移轉稅負低、土地交易無須課徵所得稅、加上國內建築融資市場利率長期處於低水位,致有財團養地、囤地和建商帶照養地等情況,因為不動產交易市場進入門檻高,土地資源多為經濟優勢者所掌握,且具價格僵固性持有成本易於轉嫁等特性,使房地產成為炒作牟利最佳標的。

審計部認為,政府推出的平抑房價政策,行政體系間的溝通協調不足,以中央宣布廢止空地稅為例,地方立即表示不跟進。各部會追求執行力的同時,更應強化協調溝通,研謀政策的整合,以有效抑制短期投機炒作。

審計部也呼籲政府落實都市計畫容積總量管控機制,以林口A7合宜住宅為例,得標建商將原本規劃房屋總戶數由2,000餘戶,大幅增加到近4,000戶,就是將建築容積率作為推動政策手段,且各項容積獎勵措施競合無總量上限規定,缺乏整體考量環境容受力,已影響都市環境品質。工商時報/記者崔慈悌/台北報導

政府打房無效,審計部吐槽

政府去年首度推行的各項平抑房價「打房」政策,及決定開徵奢侈稅,就被審計部「打槍」。審計部認為,行政體系各項平抑房價措施溝通協調不足,各種住宅名稱不一,民眾分辨不清;廢徵空地稅,中央也與地方不同調。

工程會主委李鴻源表示,溝通協調是一種文化,卻不是台灣的文化;審計部報告點出了重點,他完全同意,也會繼續努力,並期待不只是部會間的溝通、藍綠也要溝通、中央與地方也要溝通。內政部回應指出,行政院已注意到打房政策協調不足的問題,並已展開跨部會整合。

審計部昨天公布九十九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指出,為增加房屋供給,內政部提社會住宅、合宜住宅,同一時間,經建會倡導現代住宅、工程會則規劃蚊子館改建為青年住宅,讓民眾分辨不清。

課徵奢侈稅,財經部門也沒有與內政部確立相關配套措施,例如實際交易價格登錄及稅款繳納,都未與財產登記結合。

審計部指出,近年來都會區房價飆漲,成為民怨之首,政府雖積極推動平抑房價政策、開徵奢侈稅等,但房價上漲情形,無法有效抑制,引發民眾負面觀感。

審計部也提及都市更新政策,「造成部分地區房價非理性上漲」,及鉅額利益衍生的紛爭,刑事事件頻頻,應研謀改進。都更涉及很多專業法令,長期存在權利義務關係、市場資訊不透明等,相關資訊成為業者的私有財,形成「價格盲點」,給予房價炒作空間。

審計部表示,政府應積極檢討容積獎勵制度運用時機,落實都市計畫容積總量管控機制;各項容積獎勵措施沒有統合考慮都市環境容受力,犧牲居住品質,也導致住戶與建商的爭議。

審計部舉林口A7合宜住宅為例,得標建商以申請增設開放空間、公用停車空間等獎勵容積規定,將原規劃兩千多戶房屋,擴增到近四千戶,就是將具公共財特性的建築容積率作為推動政策手段,而各項容積獎勵措施競合,都沒有總量上限的規定,嚴重影響都市環境品質。【聯合報/記者李順德、何醒邦/台北報導】

到《政府打房 審計部吐槽 缺整合打房無效》的永久網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003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