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建商的告白」作者Sway表示,陽台和雨遮是建商最常A錢的地方,這些看似美麗、可以讓室內空間無限延展的「配件」,都可能是虛坪,所以消費者在看預售屋格局圖時,搞定客餐廳、臥室、浴室這些常見、重要的格局後,也別忽略細節。
Sway說,陽台跟室內同價,感覺不合理,但沒有陽台對生活又很不便,所以要找有用的陽台,並避免買到沒有用的陽台。
例如,客廳旁的陽台,有人認為對室內採光有幫助,且有可種植栽等功能,但如果消費者是個不想要陽台的人,就只是浪費錢、買個堆灰塵的地方,外推還比較實用,不過當然也要看社區的規定。
而廚房旁的工作陽台,主要用來放洗衣機、曬衣服,沒有反而麻煩,但通常這陽台要有1.5公尺以上的長度,才能曬床單。
Sway說,而雨遮就是窗戶外那薄薄一塊,台灣多雨多太陽,雨遮有存在的必要,也可提升房屋外觀的質感;但依內政部規定,「雨遮」只能蓋在窗戶上方,左右各50公分,超過50公分就不納入測繪登記。
因為50公分已足以遮雨,如果看到超大型、繞一圈房屋的雨遮就要注意了,因為建商會蓋出這樣的房屋,就有A錢的意圖;且別以為雨遮上可以放植物,除非有欄杆,否則什麼也不能用,放植物還要擔心會砸到樓下的路人。
新的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5月上路,明定附屬建物除陽台外,屋簷、雨遮可登記所有權,但不得計價。天時地利不動產顧問公司總經理張欣民表示,新制上路後,消費者看預售屋時,可多比較雨遮價格的變動情形,注意建案有無「雨遮價格明降、總價暗升」情形。
國泰建設:雨遮不登記不計價 學者讚
雨遮「灌虛坪」爭議已久,也成為購屋族負擔,老牌建商國泰建設日前大動作宣布,未來國建推出的個案,雨遮統統「不登記、也不計價」,在房市投下震撼彈,也引發建商之間「雨遮大戰」。
新版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已在5月1日上路,明定附屬建物除了陽台之外,屋簷與雨遮都不能計價,但可以登記所有權,不過業界仍想設法把「雨遮」成本轉嫁到總價;國建是目前唯一宣布「雨遮」不登記、也不計價的建設公司。
其他建商同業則先觀望,並不打算跟進。有建商表示,現制為「可登記不計價」,若採「不登記不計價」,則買的人明明可登記、可擁有所有權,好像有點虧。
也有建商說,現在買房都是總價的觀念,雨遮的成本還是會轉嫁到總價上,國建的做法只是銷售策略。
國建在新店的年度大案「國泰雙璽」展開潛銷,打出國建的品牌形象包括永久售後服務、四大保證等強力促銷,日前又破天荒祭出雨遮不登記也不計價「必殺技」,國建為消費者省去雨遮的費用,等於變相降價,在低迷的房市,引爆話題,「雨遮」效應是否發酵,備受矚目。
政大教授張金鶚說,雨遮只是「鳥住的地方」,國建宣布雨遮「不登記、不計價」,比官方版的「可登記、不計價」更好,因將來預售屋變成屋後,也不會再跟雨遮有所牽扯。
張金鶚說,雨遮造價低,卻常跟室內面積同價,建商蓋愈多(雨遮)、賺愈多,為杜絕建商任意設計形狀類似「土星環」等沒有實益的雨遮,內政部原打算全面取消預售屋的雨遮登記,不過行政院政策指示,雨遮、屋簷不可計價,但可登記所有權。目前一般雨遮約占總坪數的3到8%。【聯合報╱記者何醒邦/台北報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