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住宅政策 依舊原地踏步 百萬空屋養蚊 96萬戶居無殼

為了要一個家,達成「住者有其屋」的目標,二十年前走上街頭的無殼蝸牛,近來又奔走於街頭抗議,要的還是「居住正義」。

 

大選前,神經緊繃的執政高層聽到了,推出的政策琳瑯滿目;諷刺的是,根據內政部相關研究發現,台灣約有九十六萬戶家庭「居無殼」無自有住宅,另卻有近一百萬戶放著「養蚊子」的空屋。住宅政策搞了數十年,相關數據並無太多增減。

為打房,內政部、財政部、經建會紛紛提出各式優惠補貼方案,加碼合宜住宅、社會住宅,拉高青年安心成家方案、整合住宅補貼方案等貸款總額、貸款年限,連原本應調合部會政策的經建會,也自己跳出來提出現代住宅等方案。

「推出租金補貼才是上策啦!」熟悉住宅政策的官員忍不住指出,蓋了地上權的住宅,賣給弱勢族群,他們不一定買得起,未來,還得面臨時限到時,如何收回,讓另一批弱勢族群進住的棘手難題。放眼國際案例,除了商用不動產,一般的民用住宅要收回地上權,鮮有成功案例。

「今日險惡的房價問題,豈是土地供給量不足、購屋自住者的需求增加所造成?」台大城鄉所教授夏鑄九曾發表文章強調,十年來台北縣市透過標售變賣的國有土地數量超過十三萬坪,可建築面積至少五十萬坪,加以台灣人口成長率、所得水準雙雙下跌,為何仍不足以抑致房價?正因為這些變賣的國土,淪為建商財團豪宅賭局的籌碼,僅僅助長了投機性資金的炒作,而欲購屋自住者則從來未曾取得這場供需遊戲的門票。

而根據內政部公布的去年第四季住宅動向調查,台灣房地產過於集中,調查新購住屋民眾中,只有四成二名下只有一間房子,逾五成七的人擁有兩間以上的房產。

據瞭解,內政部即將發布的空屋調查,全台空屋量十餘年前調查的數據相當,還在百萬戶之譜,惟二十年前走上街頭的無殼蝸牛聯盟幹部們,二十年後頭髮已見花白,還是得不斷高喊,「我們要政府真正居住正義!」2011-05-16 中國時報 【王莫昀/台北報導】

弱勢與青年的住宅需求 林秋瑾:別只蓋便宜房 租金補貼重配套

「住宅政策不應只是蓋『便宜的房子』賣給民眾!」政大地政系教授林秋瑾指出,政府須從健全法令制度、拉近城鄉差距,以及推動福利政策等各層面考量,「增加供給」絕對不是解決台灣住宅問題的特效藥。她認為,照顧弱勢族群與初入社會青年的最佳利器應是有配套的租金補貼方案。

對於去年起,政府先後釋出合宜住宅、社會住宅、現代住宅等政策,還進一步端出擴大補貼的牛肉,增加青年安心成家方案等貸款優惠,參與過政府《住宅法》、國土規畫、空屋調查等多項研究的林秋瑾表示,台灣不須太多、太混亂的住宅方案。

「台灣空屋、餘屋很多,一味的增加供給,對抑制房價毫無幫助。」她不諱言,福利措施是住宅政策的重要環節,但是不是每一個人都須要有房子。

林秋瑾認為,最好的方法應是透過租金補助等措施,讓弱勢等得以安居,其他就可以交由巿場機制處理,只是經營租屋巿場太麻煩,太零散,政府不太願意介入。

「十餘年前擬訂《住宅法》時,就納入了很多出租政策,可惜後來都拿掉了!」早年居住在美國的林秋瑾認為,台灣可以參考美國地方租金補貼政策,像是當年她居住的田納西州,就讓喜歡置產的民眾把房子交給政府出租,租給社會弱勢族群,對這些包租公、包租婆來說,如此一來,可保障房子一定租得出去,擁有固定收益,而弱勢者則可在政府補貼下,用便宜的租金租用住宅。

此外,美國其他州發行租屋券也是一種可行方式!就是政府推動類似消費券的福利租屋措施,協助須要的民眾住屋。

林秋瑾表示,政府不一定要介入經營,可以分批交由民間企業管理,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做好配套,所謂的弱勢族群,有不同的特性與需求;此外,初進入租屋巿場的青年族群需求也不太一樣,所需的補助也不相同,這些都須有不同配套措施。
2011-05-16 中國時報 【王莫昀/台北報導】

住宅政策 該換腦袋 以租代售政策才能永續

居住正義製造屋奴 錯誤政策建商得利 非人民之福

「現代住宅」莫忘前車之鑑 平先民怨先了解民眾需要

急就章的住宅政策 揭穿當前住宅政策的真相

公有地建「現代住宅」 社論宜租不宜賣省後患

左手打房 右手護房?「居住正義」不是增加房奴亂蓋房

五都空屋率一成 高市最高,學者:須與人口住宅普查 比對數據為真

台灣空屋率11.67% 92萬戶無人居住,空屋率與房市關係

『空屋資訊』內政部將公布/空屋率及房屋市場意義

到《住宅政策 別只蓋房 百萬空屋 租金補貼重配套》的永久網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003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