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患下咽癌的計程車運將楊正忠一身疲憊回家,累到快用爬的開門下車。他3年前才送走癌逝太太,如今單親育1子,今年4月發現罹癌,為生活仍奔波跑車。

楊正忠說:「快走投無路,但想到小兒子還讀高三,我鼓起勇氣打電話跟蘋果基金會求助。」

基金會得知楊正忠情況,至租處探訪,他說,醫師告知目前僅作化、放療效果有限,建議盡快手術切除,再拖有擴散危險,「但我靠賣時間勞力換飯吃,哪有空生病,我知道罹癌體力差跑車載客很危險,但房租欠3個月,若我開刀休養,到時房租三餐沒錢也活不下去。」當地公所已撥急難金1.1萬元,蘋果基金會訪視後撥款暫紓急窘。

抗咽癌苦「想消失」

楊正忠有菸酒習慣,他說,2月覺得喉嚨怪怪,4月吞飯就有困難,一檢查已下咽癌4期,「命運捉弄,太太胃癌過世才3年,怎麼換我。」「有時虛弱喘不過氣又煩,胡思亂想,能不能把房間空氣抽光,讓我消失在世上。」

妻癌逝「打擊好大」

楊正忠回述,跑車近20年,與亡妻阿敏生兩子,現年27歲大兒子叛逆,離家多年;阿敏胃癌醫1年,花光約80萬元積蓄還是走了,才43歲,當時他患憂鬱症難工作,好不容易兩年前重新振作,貸款買車再返職場,未料卻病了。次子小傑說,媽媽過世對爸爸打擊大,「有考慮休學幫家裡。」記者電聯楊正忠大兒子,他坦言打零工快顧不了自己,「幫不上爸爸很慚愧。」

盼再活1年陪么兒

之前楊正忠可從早跑車到深夜12小時,但他現在跑5、6小時就累得停路邊睡,「有回撐到深夜11時又接客人去新竹,一趟1700元,凌晨累得不知車怎麼回來的,只感謝太太保佑。」

問楊正忠打算,他說,曾伴太太最後時光,知癌病厲害,「希望惡化慢點,我心裡常默求觀音菩薩再給我活1年,照顧小兒子高中畢業,盡了爸爸責任再去陪太太。」
基金會編號:A2557 蘋果報導.攝影╱向高彬

妻顧癌夫「陪你醫好病」代工撐家 愁醫費無著

燈光下,41歲林惠欽專注彩繪徽章細紋,她說,一枚計件3角,拼1個月掙萬元;突然隔壁房傳來先生呼聲,她趕緊衝去,患口咽癌氣切的先生不慎嗆著,她趕緊幫他清氣切口。

林惠欽指著58歲先生林堅燉腫脹灼焦頸頰說,先生6月切除腫瘤,現進出醫院進行放射療、化療,「副作用口腔潰瘍讓他很難受,痛得眼淚直流,他忍不吭聲,我看了心疼。」林惠欽說,先生煙癮大、一天1包,3月發現上顎破皮白斑難癒,4月醫院確診為口咽癌4期,「先生在病房時,掉淚好幾回,一直說怕撐不下去,擔心孩子才9歲,我說放心,我會陪你把病醫好。」

「生活像打翻色盤」

林惠欽嫁自大陸福州,她憶述,先生做徽章飾品代工,因個性內向,本來打算不婚,14年前他與友人赴大陸旅行時,兩人有緣相識,半年後結婚,生下9歲獨子小展,2年前夫妻以積蓄加會錢為頭款購屋,「我們照計劃只生1子,拼買房,只想平凡過日,但他卻病了,計劃趕不上變化,生活像打翻色盤,全亂了。」

回診車資開銷沉重

目前林惠欽每天帶先生至醫院放療,她說,回診車錢和營養品費每月得1.5萬元,「沒半塊積蓄,醫費房貸怎麼來?」林惠欽望著工作房先生做代工機器,回憶一同做工情景,又想先生總會體貼記得她和孩子生日,想起先生的好,她哽咽了,小展趕緊拿面紙安慰媽媽。

弟接手照料老病母

採訪時,林堅燉的10多年老友郭先生來探望,「我告訴他,你人好,老天會救你。」原本林堅燉還照顧八旬臥床老母,目前母親由他大弟接去照顧。當地公所社會課已撥「馬上關懷」急難金1.5萬元,後續協辦林家相關殘障社福補助,並轉介蘋果基金會,基金會訪視後,也撥款紓困急窘。

專家意見 耐心治療多聽病友經驗

癌症希望協會副祕書長吳翠娥說,國內口腔癌病人每天新增約16人,幾乎都是男性,平均53歲,多為中低勞動家庭主要工作人口,「口腔癌不僅所需管灌營養品、醫療耗材開銷較重,外貌語言吞嚥受影響,對經濟及家庭關係衝擊相對較大,不少案家甚至鬧到家庭破碎。」

她建議,家人與病人多點耐心,接受專業醫療營養諮詢,「多聽過來人病友經驗鼓勵也很有用,口腔癌治療前半年最辛苦,用一關過一關的精神,會熬過關的。」
基金會編號:A2555 蘋果報導.攝影╱向高彬

童年貧苦 吃腐食喪家飯 長大變良師楷模 立志扶貧

窮到只剩50元 孕婦急需救助 低所得統計8成為單親

沒錢修鐵馬 3年走10公里上學 台灣的貧富差距

貧富差距vsGDP成長 (六)貧婦行竊為溫飽 斷腳竊嫌養幼女

貧富差距擴大 家庭所得差75倍! 台灣的新貧危機

到《M型化社會 癌父開小黃硬撐養么兒 妻顧癌夫愁醫費》的永久網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a00336 的頭像
    ea00336

    我愛家

    ea003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