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於少子化的關係,有越來越多家長在孩子入學前就傾全力栽培他們,孩子的發展與成長比正常速度來得更快,因此,爸爸媽媽往往希望能讓孩子早些進入幼兒園,提前開始學習,好贏在起跑點上。

 

幼稚園與托兒所即將整合,孩子的就學年齡想必會越來越小,寶貝真的準備好了嗎?適合上學的年齡是什麼時候?太早入學又可能引發哪些問題呢?

對幼兒園的想像

幼稚園與托兒所整合後,幼兒園收托的年齡統一為2~6歲的寶寶都可就讀,或許,有些媽咪會感到疑惑,是不是2歲就該讓寶寶上學呢?媽咪對於幼兒園的期待是什麼?幼兒園的教學真如同媽咪所想的一樣嗎?

迷思1:送孩子上幼兒園可以提前學習小學課程,還可以學到外語和才藝?

有些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資質特別好,或是平時在家已教會他許多基本能力,因此,希望早點送孩子上幼兒園學習,期待能夠在學校裡學會更多。

但他們心目中的「更多」,可能是外語、才藝或把幼兒園課程誤以為是國小的先修班,這和實際情況可是有著很大的落差喔!

大量讀寫算,抹殺孩子創造力

臺北市立育航幼稚園園長許明珠表示,幼兒園並不是小學的先修班,也不宜作為孩子才藝養成的機構,這些都不是學齡前教育應該強調的學習內涵。

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的不是老師主導性很強的填鴨式教育或分科教育,他們必須透過對生活周遭環境自主性的探索、操作和實驗來學習,若一味的讓孩子讀、寫、算,孩子的潛能就沒辦法被開發出來,同時也會缺乏創造及想像的能力。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助理教授蘇育令也認為,2~6歲學齡前的孩子正處於前運思期,還無法理解太過抽象的符號,所以他們不懂1+1=2,但是知道1個玩具和另1個玩具放在一起,總共有2個玩具,也就是說,他們必須有一些具體的生活經驗,透過這些經驗來學習知識。

所以,我們不需要在幼兒園階段刻意教孩子寫字、認字,甚至是背英文單字,因為這些對他們來說是沒有意義的,我們要教孩子的是,這個字是什麼意思,及平常可以怎麼用。

才藝可以學,但別有壓力

至於學習才藝,蘇育令老師認為,學才藝本身沒有什麼不好,但現在的才藝課程還是比較近似於分科的方式,如英文、珠算…等,像這種過於強調認知性和成效性的才藝課,就比較不適合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如果是一些偏向肢體動作學習的才藝(如打太鼓)倒是無妨,總之,才藝可以學,但是不要讓孩子在有壓力的情況下學習。

孩子的工作是遊戲

許明珠園長表示,知識被拆解、分科再加以堆疊之後,學習起來就會變得枯燥乏味,對幼兒園階段的孩子來說,遊戲才是最適合他們的學習方式,因為孩子的工作就是遊戲,老師必須寓教於樂,讓孩子在玩樂的同時,也能學到許多實用的知識。

因此,幼兒園所提供的課程,應該是一種「統整性的學習」,透過統整性的主題教學,再配合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同時學到六大領域的能力。

這六大領域包括:身體動作、美感、語文、社會、情緒及認知方面的能力,以下以「衣服」這個主題為例,為媽咪解釋這種統整性的課程,及寶貝從中可以學習到的能力。

統整性課程範例:衣服

六大領域能力 課程內容
認知

老師帶領孩子討論衣服的種類(如:上衣、褲子、裙子)與功能(如:禦寒、遮蔽身體)。

身體動作

老師教導孩子學習扣釦子、拉拉鍊及綁鞋帶等動作。

美感 提供各種素材,讓孩子自由創作、設計自己心目中最好看的衣服。
社會 孩子開始和其他小朋友玩起扮家家酒的遊戲,模擬服飾店的買賣行為,同時也習得「數」的概念。

 

迷思2:媽媽教不來,送孩子上幼兒園學習獨立自理能力?

有些媽咪覺得孩子在家裡過於依賴,做什麼事都要大人幫忙,也有媽咪擔心自己缺乏經驗,沒有把握教會孩子如廁、自己進食等生活自理能力,認為學校老師比較專業,訓練孩子應該比較容易,況且孩子還可以參考其他同學怎麼做,學得也比較快,所以想早點將孩子送到幼兒園學習獨立。

然而,這樣的想法是對的嗎?

媽咪是寶貝最好的自理能力訓練者

許明珠園長指出,生活自理能力還是在家訓練比較好,因為幼兒園2~3歲班級的師生比為1:8,老師必須同時照顧多個孩子,如果寶貝不具備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可能難以適應團體生活,因此,幼兒園老師通常也會建議等孩子先學會簡單的自理能力,再送他到學校上學。

1對1的訓練較易成功

蘇育令老師也認為,根據學者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論來看,1~3歲是孩子學習自主與自我管理的重要階段,這個時期的孩子會非常渴望嘗試自己做好一件事情(如:學會自己上廁所、穿衣服),如果這時能有1對1的照顧者從旁協助,給予他們較多的引導,可以幫助他們更快學會這些能力。

如果在此階段,孩子因為缺乏協助而使其自主性發展得不理想,孩子就會感到非常挫折,進而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

此外,2歲幼童的表達能力也還不夠成熟,不太能夠說出很完整的句子,可能還是家中的主要照顧者最能了解他的表達與需求,因此,相較於幼兒園,媽咪還是寶貝最好的自理能力訓練者!

上幼兒園可以學到什麼?

既然幼兒園不是學習才藝、外語和國小先修課程的機構,也不是訓練自理能力的場所,那麼,孩子在幼兒園到底能夠學到些什麼呢?

許明珠園長表示,學齡前階段的教育,主要著重於以下幾個重點:

1.幫助孩子適應團體生活

現代人生得少,孩子在家庭環境裡缺乏和同儕互動的經驗,進入幼兒園可以幫助他們學習如何與別人相處,學會等待、輪流與分享的概念,培養孩子合群的習性,等於是為將來進入小學、適應更大團體的生活做好準備。

2.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態度

良好的生活習慣對孩子的影響,遠超過課業表現一百分,幼兒園教育希望讓孩子培養規律的作息、良好的健康衛生習慣、基本的生活禮儀與倫理道德觀念,讓孩子一生受用無窮。

3.培養創意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

幼兒園教育鼓勵孩子透過主動探究、觀察、體驗、操作與實驗的方式學習,讓孩子自己發現問題,並且尋求策略來解決問題,在這些過程中也能培養他們的創造力,並激發潛能,具備以上這些能力,對於未來的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

寶貝該上學了嗎?

如果2歲對於進入幼兒園來說還太早,那麼,幾歲才是最適當的年齡呢?判斷孩子是否準備好的標準有哪些?太早讓孩子上學,又可能產生哪些問題呢?

適合入學的年齡

許明珠園長認為,以幼兒身心發展的狀況來看,孩子最適合上學的年紀,應該是4足歲(中班年紀),因為在身體動作方面,他們的大肌肉、小肌肉動作發展都較為成熟,體力也比較好,不容易生病;

在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方面,他們已經可以安靜的聆聽別人說話,能夠依照大人指示去完成一件事情,也可以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感受,此外,他們也會依照情境的不同,調整他們說話的語氣和內容,比較能夠適應團體生活;

而在社會情緒發展方面,他們已經很懂事了,和媽咪分開也幾乎沒有分離焦慮,喜歡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也願意分享共用物品,並且樂於協助大人完成一些工作。

相對來說,2~3歲的孩子就沒有那麼適合進入幼兒園,因為他們還非常以自我為中心,會把喜愛的物品都據為己有,不肯與他人分享,而且他們的語言發展也還不成熟,在學校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回家也不知道該如何跟家人表達,因此,比較適合1對1的照顧方式。

適合入學的判斷標準

4歲後就一定適合上幼兒園嗎?2~3歲就一定不適合?蘇育令老師表示,其實,每個孩子的發展速度不太一樣,媽咪可以根據以下指標,觀察孩子的發展情形,再決定是否要送孩子進入幼兒園。

□    具備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會自己喝水、吃飯、上廁所、擦屁股、穿脫衣服和鞋子。

□    能夠聽懂大人指令

可以聽得懂「脫鞋子」、「進教室」等指令,且願意配合執行。

□    可以清楚表達需求和情緒

肚子餓、想上廁所或身體不舒服時,會清楚的向大人反應;回家後可以跟家人說明在學校裡發生什麼事。

□    有正常的作息和足夠的體力

孩子可以早睡早起、用餐時間固定;體力上,可以維持半天的活動而不需中途小睡片刻。

□    身體狀況良好

較少生病,即使身體有些不舒服也可以稍微忍耐一下下。

□    具備基本的認知能力

知道自己的名字,認識基本的顏色、形狀。

□    渴望有伴

孩子可以專心進行一件事10分鐘以上,且常常表示希望有人陪他玩耍;會和同年齡層的孩子分享玩具,遇到衝突時能稍微控制自己的情緒。

□    表達自己很想上學的意願

路過幼兒園時,會好奇的停下來觀看,詢問那是什麼地方、自己是否也能進去玩;或是經常表達想要快點長大,和哥哥姊姊一起去上學;玩扮家家酒時,也會加入和上學有關的情節。

□    分離焦慮程度較低

孩子是否可以短暫與父母分離,分離焦慮感明顯較以往減輕,不會一離開爸爸媽媽就嚎啕大哭、無法與團體中其他人互動。

別讓孩子自己判斷

有些媽咪為了尊重孩子的意願,可能會問小朋友:「你想上學了嗎?想上中班還是大班?」,並依照孩子的回答來做決定。許明珠園長特別提醒,這是非常不恰當的做法,因為孩子太小,還沒有自主判斷的能力,孩子或許會說,但不代表他說的就是實際的狀況,媽咪還是得靠自己的觀察來決定,將孩子的意願納為參考為宜。

太早入學的缺點  

蘇育令老師及許明珠園長都表示,孩子在進入小學前,僅需1~2年的幼兒園經驗,有些家中同儕很多或參加小團體(如才藝班)的小朋友甚至不需要到1年,事實上,太早讓孩子上學還會有一些問題產生喔!

經常生病

年齡太小的孩子抵抗力較差,團體生活環境中充斥各種病毒、細菌,孩子可能經常生病,身體狀況不佳。
情緒不穩

一般來說,2歲仍是幼兒和主要照顧者建立關係的重要階段,倘若在孩子尚未準備好、能力也不足的情況下,提早將孩子送入幼兒園,孩子短期內很難適應團體生活,容易情緒不穩、焦慮、哭鬧。

缺乏自信,不愛上學

因為在團體中時常遭遇挫折、失敗的經驗,可能會讓孩子缺乏自信心,在學校發生狀況,回家後又無法詳細向父母說明,容易讓他們對上學產生排斥感,進入小學後會更難以適應。

讀太久,學會不良習慣

試想,一個孩子從2歲進入幼兒園,一直讀到6歲,在同一個環境裡待的時間太長,對一切人事物都過於熟悉,因而容易感到沒有新鮮感,自然會將注意力放在學習一些新奇有趣的「壞習慣」。

尤其孩子到了3歲以後,模仿力特別強,在幼兒園只要有幼兒罵髒話、吐口水,他們很容易就會相互感染,有些在幼兒園待太久的孩子,就是因為這樣而變得很頑皮。

因此,許明珠園長認為,如果家中有人能夠照顧孩子,就不需要太早將孩子送到幼兒園,即使是雙薪家庭,父母無暇照顧孩子,最好也等到孩子滿3足歲,身體動作、認知能力和情緒發展都稍微穩定一點之後再讓他上學。

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孩子提早入學可能利大於弊,就是當幼兒園可以彌補孩子生活環境條件不足的時候,蘇育令老師舉例,像是弱勢家庭、問題家庭或某些父母過於忙碌的孩子,因為在家能夠接受的照顧及學習刺激都太少,可能危害到孩子本身的健康及發展時,或許進入幼兒園反而可以獲得更多的支持與幫助。

上學前的準備

經過各方面的評估之後,如果發現孩子確實已具備足夠能力,得以面對幼兒園的新生活,在帶孩子上學之前,媽咪必須做好哪些準備呢?

談談幼兒園的新生活

開始上學前,媽咪可以用圖片、照片或以說故事、扮家家酒的方式,讓孩子提前了解進入幼兒園後的生活情形,減輕孩子入園初期可能會有的陌生、緊張與恐懼感。

帶孩子參觀學校

陪孩子一起拜訪即將就讀的幼兒園,並到班級教室裡看一看狀況,不但可以認識老師,也可以藉此機會熟悉環境,讓孩子對即將接觸到的人、事、物產生安全感,幫助孩子更快適應上學生活。

協助孩子認識新同學

媽咪可以在假日時邀請孩子班上的其他同學與家長,一起參與活動或出遊,一方面讓孩子有機會先認識新同學,變得更期待上學,另一方面也可以強化孩子的社交能力(如分享、輪流等行為),使他更容易融入團體生活。

多停留一段時間陪孩子

孩子剛進入幼兒園時,媽咪如果徵得老師同意,可以在幼兒園裡多停留一段時間陪伴孩子,在與孩子分開時,也可以先預告孩子:「時針指到5,分針指到12的時候,媽咪就會來接你囉」,讓他比較能接受暫時性的與媽咪分開。

媽咪,妳準備好了嗎?

除了設法讓孩子適應,媽咪也要問問自己:「準備好了沒?」,將孩子送到幼兒園後,自己是否已經可以放心的將孩子交給老師,接受老師的教學理念及課程安排?

孩子離開媽咪,進入幼兒園上學,不單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過程,同時,也是媽咪學習放心、放手的第一步,一定要相信孩子可以適應新的環境,多給他一點時間,多花一些耐性,並從旁提供適當的協助與鼓勵,相信,再過不久,媽咪很快就能聽到寶貝吱吱喳喳的對妳訴說著,幼兒園裡又發生哪些新鮮好玩的趣事喔!育兒生活 編訪撰文/陳映潔

教寶寶說話 讓寶貝能說會道

孩子不聽話? 五類媽媽教出叛逆子

親子教育 給孩子有己玩的機會

如何教養獨生子女?

動物氣質型 孩子適性教養方

親子教養 抓狂後如何與孩子和好?

到《該上學了嗎? 送孩子進入幼兒園》的永久網址

arrow
arrow

    ea003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