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台灣都會區的高房價已經成為民怨之首。若干國有地的高價標出,成為房價上漲的未來指標;停止標售國有地,卻反被建商以「土地供給減少」當成抬高房價的理由。政府的政策,陷入父子騎驢的兩難處境。筆者發現許多令人深思的現象,提出來供大家參考。
觀察高房價的現象,可以發現癥結其實在於土地與房屋的連結。房價上漲最大的原因多半來自於土地(包括其所在的位置),而不在房子本身;但房屋卻是人們居住需求的所在,而不是土地。若房屋作為一種消費品,其本身價值應隨著年份而減少,特別是以台灣的地理環境而言,超過三十年的房子,歷經大大小小的地震與颱風,問題多半不少,卻因為土地的關係,價值不減反增,使得一般購買市區中古屋的民眾,在負擔沈重房貸的同時,卻不能享有居住品質的提升。
然而土地一個常被忽略的特性就是:雖然建築房子需要土地,但是有限的土地卻可以創造大量的房屋。試想:若是全台北市的房屋都像一○一大樓一般高,房價能高到哪裡去?這讓我們可以回頭檢視:每當房價高漲,政府以「增加供給」的名義釋出土地給建商,就能如願地增加足夠房屋的供給嗎?
以近幾年的發展來看,顯然並不是那麼回事。由於價格高漲,建商取得土地的成本增加,加上國民所得停滯,建商只好訴諸金字塔頂端的客戶,用精華區土地來生產大坪數、戶數少的豪宅,這些有錢人又利用精華區替代性低的特性,加上低利息、資金成本低的環境,代價而沽。
事實上,許多豪宅的實際居住率都偏低,甚至有媒體報導,平日住在這些豪宅的不是菲傭就是蚊子。政府釋出土地,本來的用意是希望建商用來生產一般住屋,供民眾居住,結果卻被建商用來生產炒作的商品,土地的最終使用效率反而降低。
目前政府對都會區的國有住宅用地,五百坪以下還是以賣斷方式處分,其實過於寬鬆。對於房價高的都會區,國有地不但不應賣斷,更應釋出地上權,供建商生產沒有土地權的房子,切斷土地與房屋的連結,讓有自住需求的民眾能以較便宜的價格(約市價五到七成)取得房子,不用跟投資客競逐同一種產品。
對政府而言,由於地上權到期可以回收再釋出,長期而言,就等於將有限的土地轉換成無限的供給。而有時限的地上權隱含著不低的折舊成本(就像半導體廠昂貴的設備一樣),取得地上權住宅的人,就必須盡可能地提高使用效率,從而減少整體土地資源的浪費。
政府甚至可以考慮以偏遠地區的大面積國有地,與財團交換都會區的土地並釋出地上權,如此一來,政府多了一個可以調控都會區房價的工具,又可促使財團幫助資金不足的地方政府進行開發。如此的方式,與當年「耕者有其田」政策,讓地主用土地換取股票,將資本導入正在萌芽的台灣工業,有異曲同工之妙。
作者牧,目前定居美國麻塞諸塞州,博,教。簡介表示,他旅居美國超過十年,有美國綠卡。本文為NOWnews.com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今日新聞 2010/04/23
http://key88.net/article20032.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