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稅豁免條款 難如窄門
財政部昨(4)日積極趕工擬出「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奢侈稅)草案條文,財政部次長張盛和表示,全案共20多條,對「短期移轉非自用住宅」以「銷售價格」課徵銷售稅,原則上由出售房地的所有權人「自動誠實申報」,短漏報者,最高可處3倍罰鍰。
閣揆吳敦義表示,財政部下周四會將草案提報院會,雖然各界有不同意見,但政院已下定決心要課徵。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謝國樑也指出,奢侈稅草案一旦送到立院審議,將視為本會期優先法案,儘速推動。
張盛和昨日召集國稅局及法規會,共同將奢侈稅的實體課稅內容落實為法律條文,從上午9點半開始討論,直到晚上6點半才結束,長達9個小時,再向部長李述德報告,今、明兩天還會加班修訂,下週送行政院審查。
張盛和昨晚表示,奢侈稅條文的實體內容與前(3)日召開公聽會時提出的內容都一樣。
至於在豁免條款方面,財政部訂有正面表列,昨天並新增訂「其他合理、常態、非自願的出售,經財部同意後,不課稅」,授權給財政部審查的空間,但要個案審查,頗費功夫,猶如一道窄門。
投機者手上持有許多房子,非常關切政府是否會給一段「逃命波」,即如何認定買賣的時間點,對此,張盛和表示,原則上都是「自法律生效後實施」,這不能稱為「溯及既往」。
舉例來說,法律如果從今年7月1日生效,假設王君8月1日出售非自用住宅,售價1,000萬元,如果該房是在去年8月3日買入,因為未滿1年,依法要課稅15%。王君必須自動向國稅局申報,繳稅150萬元。如果王君沒有申報,被國稅局查獲後,除了補稅150萬,最高會被處3倍、450萬元罰鍰,共600萬元。
業者批評不分地區、不分盈虧都課稅,不合理。但財政部並沒有接受,昨天條文出爐維持原案,全國課稅一致。張盛和澄清說,「因為是銷售稅,和賺賠無關,就像營業稅、貨物稅一樣,不論賣這部車子有沒有賺錢,都要課營業稅、貨物稅」。
張盛和重申,房地產炒作到最後結果就是泡沫破滅,像民國80年泡沫後,直到93年才結束,達13年;日本房地產泡沫,不只是腰斬,而是膝蓋斬,價格只剩1/3,到現在還起不來。
工商時報 記者王信人、薛孟杰/台北報導 2011/03/05
----------------------------------------------------------------------------------------------------------------------
焦點評論/利益糾葛 奢侈稅恐成四不像
奢侈稅還沒上路,房地產市場已明顯降溫,三二九檔期大受影響,其威力可見一斑。馬政府推動奢侈稅,確實打到炒房投機客的痛腳,但卻因選舉考量而操之過急,未與外界充分溝通,反而強化業者的反彈力道,業界的影響力一向不可小覷,一旦戰場轉到立法院,恐將招致更多質疑與阻力。
高房價是民怨之首,但國內房價上漲並非全面性,而是侷限於都會地區,尤其是大台北地區;至於房價上漲原因,一般認為來自於資金炒作,尤其遺贈稅大幅調降後,台商資金回流,投入炒房、炒股等,更有推波助瀾的效果。
房價愈炒愈高,上班族薪資卻停滯不前,買房愈來愈困難,相對剝奪感愈來愈重,馬政府此時提出奢侈稅,針對短期不動產交易、高價汽車及高爾夫球證等課稅,一方面希望平息高房價的民怨,一方面希望縮短貧富差距,因為是針對富人加稅,所以獲得多數民眾支持。
挾著民意支持,馬政府近日快馬加鞭推動奢侈稅,財政部昨天從早開會到晚,花了一整天時間確認法案條文,下週就要送行政院審查,希望本會期立法通過,今年七月開始實施。
只是,今年適逢立委選舉,立法院又一向是利益交換與妥協的戰場,財政部只開了一場座談會,就自認完成對外溝通的工作,已加深建商不滿,高球業者及進口車商也有反彈聲浪,若業者在立法院發揮影響力,未來奢侈稅能否順利立法通過,恐怕還有變數。
即使奢侈稅能完成立法,但若是各方利益妥協結果,最後版本可能大打折扣,甚至被修成「四不像」。馬政府推動奢侈稅之際,恐怕也要想想「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多花些時間聽取各界意見,才能化解歧見與阻力。
自由時報 記者鄭琪芳/特稿 2011/03/05
相關報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