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租公、包租婆要注意了,為了增加房東租屋給中低收入戶的誘因,目前政府研議要給房東減免稅或者補助,希望鼓勵房東出租房屋給中低收入戶,不過這項政策被學者批評了無新意。
這棟位於新店區1樓的30坪房屋,屋主是投資客帥過頭,整個社區他買下40幾戶,月租13000元,算一算,一個月收入50幾萬元,如果租給中低收入戶可以免稅或減稅,帥過頭要租嗎?
經建會5日就住宅政策開會審議,會中五都代表表示,希望能給予房東免稅、減稅優惠,讓中低收入戶可以更容易租到房子,但不僅包租公、包租婆不領情,就連學者也不看好。
學者痛批新政策不僅了無新意,根本的住宅問題也都沒有獲得解決,當務之急還是得解決空屋過剩的根本問題。 民視
空屋出租免所得稅 能否解決空餘屋過多問題?
「居住正義」的旗幟號召之下,政府積極地從各種角度提供補貼中低收入戶,或者是輔助一般民眾對抗高房價,各類補貼性住宅不斷出爐。近日經建會為鼓勵屋主出租空餘屋,在地方五都建議下,財政部同意研議,對於願將空屋出租給符合住宅租金補貼資格的民眾,屋主租金收入可不納入所得課稅。
經建會委員會昨通過內政部提出的「民國一○一年至一○四年整體住宅政策實施方案」草案,總經費四百五十億元,其中,為鼓勵屋主出租空餘屋,在地方五都建議下,財政部同意研議,對於願將空屋出租給符合住宅租金補貼資格的民眾,屋主租金收入可不納入所得課稅。
不過,空屋持有人是否願租屋給中低收入戶,這應該不是稅的問題,住展房屋網認為,政府應該先去了解,為何這些屋主寧可犧牲租金收入卻不願出租,如果房東根本是為了怕麻煩,而不願意將房子租出去,那此舉根本無法解決空屋及餘屋過多問題。
今日中國時報有篇評論寫得很貼切,造成所得分配不均,民眾買不起房子的因素很多,包括家庭結構的變化、產業結構變遷的衝擊以及受雇人員勞力報酬占GDP比重下滑等等。在此條件計算出來的所得成長不如預期,進而衍生出與房價落差變大,結果又將結論推導到高房價所扭曲的社會價值,擴大高房價的不合理性。
高房價的社會現象確實需要檢討,但是家戶所得計算的結構,也應該列入討論項目,重新來檢是房價與所得之間的問題,才能找出較為貼近現實的解答;否則家戶所得持續停留在原地不動,光是期待房價下降來實現買得起的合理性,這就更不切實際了。新聞提供:住展房屋網
盲目減稅 換湯不換藥 學者:消化空餘屋才是關鍵
對於政院版住宅政策可望增列租屋巿場優惠措施,給予房東稅賦減免,或是推出由社福聯盟等代租代管服務,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痛批,政府應該要解決的是「住」的問題;空餘屋無法有效利用的確是關鍵,但內政部並無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為解決都會區空餘屋過多問題,昨日經建會邀集相關單位討論住宅政策時,五都建議財政部提供房東租稅優惠,以提高空餘屋利用率,讓經濟弱勢民眾有安身之所,崔媽媽基金會也曾向內政部建言,希望提供誘因,讓包租公、包租婆們願意租屋給申請政府租金補貼的弱勢族群。財政部次長張盛和表示,財政部將進行可行性研究。
惟張盛和認為,屋主寧願空著屋子也不願將房子出租,不是稅高或低,而是因為不希望財產所得資料被國稅局掌握。解決問題必須對症下藥,盲目減稅無用。
張金鶚則指出,內政部最新住宅政策了無新意、避重就輕、毫無誠意,仍然硬要推動賣斷式、有轉手和炒地皮疑慮的合宜住宅,錯把最多的資源放在購屋利息補貼,租金補貼提高的政策卻跳票。
淡江大學產經系教授莊孟翰則指出,要減少空餘屋,必須對屋主應「蘿蔔、棒子兼用」,除租稅優惠外,還要提高地價稅與房屋稅以增加投資客持有成本,才能減少「空屋養房」等炒作行為。政府購屋利息補貼應該打住,並提高租金補貼的金額與數量。
台大城鄉所教授夏鑄九認為,政府應引進非營利的住宅法人來執行設計、興建與管理社會住宅,政府只要監督並提供資源,這是日本、荷蘭的社會住宅政策的成功之因。空餘屋過多的問題,就讓市場去解決。中國時報 【沈婉玉/台北報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