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文林苑都更案強拆風波,引起社會一連串批評聲浪,尤其問題重重的都更條例更是各界關注的焦點。為此,台北市緊急成立都更顧問小組因應,營建署日前也召開修法會議,逐一檢視住戶同意門檻、所有權人退場機制等細則。究竟現行都更法令有何缺失?未來法令將如何調整?

 

同意門檻低、建商強行預售 爭議案連環爆

文林苑都更案爭議點之一,即是住戶王家主張對於都更案進度並不知情,無法在第一時間拒絕都更,導致被強制併入都更範圍中。其實,這樣的爭議事件並非頭一遭。

現行的都更流程主要分為劃定都市更新單元、都市更新事業概要、都市更新事業計畫與權利變換四大階段,前兩個階段主要是申請劃定、界定哪些範圍將劃定在都更案中,而都更事業計畫階段則是建商應提出計畫書,讓住戶了解該案的容積獎勵比例、財務成本規劃與未來住宅設計等,最後的權利變換,則是確定住戶能分回多少坪數。

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台北市都更顧問小組」召集人張金鶚分析,在第一個畫定都更階段,只要所有住戶當中,有一位土地或合法建築物所有權人提出同意書,即可申請畫定更新單元,都更事業概要階段的話,只有1 / 10的住戶同意即可,因為同意比例門檻低,很多都更糾紛因此而產生。

為了減少類似都更爭議再次發生,日前「北市都更顧問小組」提出針對都更條例做出5大修法建議重點,其中一項就是事前協商機制,劃定單元跟概要合併辦理,將同意比例門檻提高到1 / 2住戶,並要求劃定計畫出爐後,舉辦公聽會,以便民眾能有機會知道都更相關訊息。

建物拆除後才發建照  減少爭議發生

文林苑還有另一項爭議,也就是未同意戶王家不願搬遷,但建商已依法取得建照,並公開預售。如此一來,不僅有舊住戶不願搬遷,新住戶也認為自己買了房子,卻不能住進去,權益受損,雙方爭議衝突事件因而愈演愈烈。

張金鶚表示,依照現行法令,只要建商取得75%的住戶同意書,已可申請至都市更新事業計劃步驟,幾乎已經到了都更尾聲階段,合法取得建照之後,也就可以辦理預售等內容,這就是文林苑都更案中,最大爭議之一。因此「北市都更顧問小組」日前也建議修法,都更案應在地上建築物完全拆除之後,才可以核發建照及預售,避免同樣紛爭產生。

退場機制不健全 住戶難後悔

另外,現行都更條例中,所有權人的退場時機是否得宜,也是民眾關心的重點。依照現行法令,所有權人的退場時間,是在市政府舉辦公開展覽與公聽會時,然而,當時所有權人對於房子如何分配、能分回多少坪數、權利如何變換等細則都還不清楚。甚至有部分建商僅口頭說明規劃,在沒有提出具體規劃書的情況下,就要求住戶簽署同意書,事後假若建商反悔,都更糾紛很容易就產生了。

到時候,即使住戶想要退出都不容易,甚至還得自行舉證建商有詐騙、錯誤誘導簽署同意書,或是提出證據證明規劃方案與原本建商說明有所出入等證據,才有機會退回同意書。因此張金鶚認為,退場機制應有所修正,延後時程,讓所有權人有更多彈性的機會撤回同意書。

強拆違憲?如何解套?

都更條例中,由政府協助拆除一直有違憲的爭議,律州聯合法律事務所律師蔡志揚表示,目前都更案,多希望在有限空間創造高度利益,因此當強制執行進行時,不免引起暴利、不公義等輿論聲浪。對此,該條例正在申請大法官釋憲,了解是否有違憲之虞,未來若要持續實行,也將配合修法調整,例如透過法院裁決後再實施,並交由法院執行強拆,藉由司法途徑減少紛爭的可能。

因文林苑都更引起修法討論還不僅於此,今年4月底,內政部營建署曾召開都市更新條例修法研商會議,大範圍研擬修法策略。主要方向包含都更條例第十條更新單元劃定範圍的同意門檻,可能從只需要地主與建築物所有權人同意比例的1 / 10,提高至3 / 5、甚至是5 / 10。

另外,實施者與住戶在都更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會議中也討論到,將提高同意都更的住戶比例門檻,營建署表示,諸多都更條例的缺失都將納入修法討論重點,希望在六月提出具體草案,增進都更品質與效率。

他山之石 以住戶為本

蔡志揚表示,都市更新的原意,應該是要創造更多人的公共利益,應該以居住者為主體,例如鄰國日本即是如此,最早實施的都更法令為都市再開發法,皆以地主自建案為主,甚至在2002年之後才納入建商擔任實施者,到目前為止,日本都更案中,由建商擔任實施者的案子僅有10件,2002年還制定「集合住宅重建促進法」,由地主組成都更組織,邀請建商加入,雙方以合作社的概念進行都更案。

反觀台灣,居民意識顯得較為薄弱,加上建商主導性強,導致都更案居民權益容易在龐大利益結構中被犧牲,蔡志揚建議,政府可以學習日本方式,制定都更特別法,讓政府公權力在過程審議、執行中都能達到作用,不應該求速效,應該以保障全民的公共利益為核心。

求助停看聽 都更不是夢

民眾也應團結一致,遇到問題可向近期台北市政府成立的「財團法人都市更新推動中心」求助,可上台北市政府都更處網頁查詢。

蔡志揚表示,該單位為百分之百官股法人,力求以公立第三者角色,提供民眾諮詢、鑑價等服務,但蔡志揚提醒,目前該單位仍屬於創立初期,未來是否能扮演超然角色,值得各方注意。另外,由於仲裁結果需要實施者與地主雙方同意,爭議性較小,建議民眾可尋找中華民國仲裁協會等有口碑、有公信力的仲裁機構協助。

文林苑只是眾多都更案的冰山一角,事件背後隱藏著眾多現行都更法令的缺失,值得各界省思,尤其是擁有老屋、懷抱都更美夢的民眾,更要仔細評估都更的力與弊,做足功課、剖析都更,未來,當都更條例修正較為完備,民眾才有機會一圓都更夢,以老屋換新屋。好宅王 房地專刊(撰文∕洪藍恬)

延伸閱讀

小心都更6大陷阱!

都更賺很大?小心一刀兩面刃

都更變難 建商放棄整合 縮小面積因應

都更新條例出爐 下半年中古房價跌一成半

假都更真合建 建商坑住戶 集體簽約防弊

都更遙遙無期 北市老公寓慘跌

拒絕成文林苑受害者 都更你一定要懂

都更關鍵十問 10分鐘搞懂都更

都更重建3方法你家適合哪一種?

買都更屋 風險評估 算盤打得精

到《都更同意反對都要懂 政策爭議看得透》的永久網址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a00336 的頭像
    ea00336

    我愛家

    ea003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