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孩子是爸媽的寶,挑選兒童食品時,標籤上的各種說明,眾多的營養成分,不知名的添加劑,讓很多家長感到擔心又茫然。到底哪些兒童食品能給寶寶吃,哪些成分不應該出現在嬰兒食品裡呢?以下分析,我們一起來了解。
購買兒童食品應注意事項:
1、到正規商店裡購買,不買校園周邊、街頭巷尾的“三無”食品。
2、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食品,盡量選擇信譽度較好的品牌。
3、食品是否適合兒童食用。兒童食品至今尚無明確的定義,因此,為兒童選擇食品謹慎為宜。
4、不盲目隨從廣告,廣告的宣傳並不代表科學,是商家利益的體現。
5、仔細查看產品標籤。食品標籤中必須標註:產品名稱、配料表、淨含量、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產品標準號等。不買標籤不規範的產品。
6、關注兒童食品的相關信息。
中國已經啟動了“兒童食品行業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此工作將為兒童食品的選擇提供消費參考。
台灣方面食品 GMP認證編號不但採生產線認證,亦採產品認證法,因此每一項認證產品
都有它專屬的食品 GMP認證編號。工廠就要有GMP認證工廠編號
食品標籤要“六看”:
◆一看食品類別;◆二看配料表;◆三看營養素含量;◆四看產品重量、淨含量或固形物含量;◆五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六看認證標誌,比如有機食品標誌、綠色食品標誌、無公害食品標誌、QS標誌等,GMP認證,還有市場准入證明。
進口食品裡常出現的英文標籤:
◆ Natural(天然):指食品中不含防腐劑和人工添加劑。這種食品比較適合給寶寶吃。
◆ Low Calorie(低熱量):表示食品每單位釋放熱量在40大卡以下。美國兒科學會建議1歲以內的寶寶最好不要選用這種食品,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寶寶生長發育速度快,需要一定的熱量支持。
◆ Sodium Free(無鈉):表示每單位食品中鈉含量少於5毫克。這種食品適合1歲以下的小寶寶,因為這個年齡段寶寶的飲食還是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而奶裡已經含有一部分鈉,可以滿足寶寶的生長發育需要,過多攝入鈉可能會給寶寶未成熟的消化系統造成負擔。
◆ Sugar Free(無糖型):指食品中不含蔗糖,這種食品適合已經出現糖尿病症狀的孩子。
◆ Organic(有機):指製造食品所用的原料在生長過程中沒有使用殺蟲劑或化學肥料。比較適合寶寶吃。
◆ Cholesterol Free(無膽固醇):表示每單位食品中膽固醇含量少於2毫克,脂肪含量少於5克,飽和脂肪酸少於6%。
食品添加劑:
◆ 防腐劑:食品防腐劑是為了保證食品在運輸、儲存時的新鮮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化學合成物質。如果在添加這些物質時沒有嚴格按照國家頒布的標準執行,防腐劑就會成為健康的隱形殺手。
一些經批准使用的防腐劑,如苯甲酸、山梨酸鉀和亞硝酸鹽等,兒童經常食用,也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骨骼生長,危害腎臟、肝臟的健康。
◆ 甜味劑:甜味劑主要分為糖精、甜蜜素和安賽蜜。不適合寶寶吃。
◆ 硝酸鹽:高鹽飲食對寶寶不好,它會增加寶寶腎臟的負擔,並對寶寶的心血管系統造成潛在的不良影響。
◆ 人工色素:人工合成色素過量使用後有一定毒性。所以最好選用帶天然色素的食品。常用的天然著色劑有辣椒紅、甜菜紅、紅曲紅、胭脂蟲紅、高粱紅、薑黃、梔子黃、胡蘿蔔素、藻藍素、可可色素、焦糖色素等等。
◆ 香精:用香精增加香味,容易使孩子對濃烈的味感形成依賴,而對牛奶、蔬菜等清澹、有營養的食品不感興趣。長此以往,容易導致孩子膳食結構不合理,日漸消瘦,不愛吃飯,影響骨骼和大腦發育。
資料來源:39健康網、糖酒門戶網、東泰機械
延伸閱讀:
孩子要長高觀念要正確 父母必讀
影響孩子智力發展因素有哪些?
幫孩子減肥 父母必讀教戰手則
寶寶一歲前避免8類食物
嬰兒副食品添加原則與禁忌
DHA對寶寶成長的影響力
媽媽育兒百科 整理
欲複製或轉載文章,請記得註明出處【媽媽育兒百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