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戶購屋 央行盯上
開春第一砲,中央銀行盯上公司戶購屋。「房貸、土建融合併雙周報」周二(18日)首度交卷,這是去年底央行將法人公司戶購置住宅納入管理項目後,第一次全面檢視銀行放貸狀況,據了解,央行啟動全面調查,確認房屋持有者有實際需求。
去年底央行擴大房貸管控範圍,多加入三峽、林口及淡水三區,並把公司戶購置住宅比照管理,成數最高僅到六成、無寬限期,且不得以周轉金等名義增貸。
今年首次繳交的雙周報,包括合庫、土銀等大型行庫都在第一時間交卷。
據了解,央行對於多數銀行都有放款給法人戶購買住宅,感到「不太滿意」,主動向銀行了解個案的購屋需求。
對此,央行官員表示,確實已經收到相關數據,但資料暫不會對外公布。行庫主管表示,在填報之前,已去瞭解過去公司戶購屋的案件,確實有些案子,不是當辦公室,也說不出用途,不太對勁。可是因為已經簽約,對方也在正常繳款,不可能毀約,但會將相關公司「放入名單」,將此經驗納入放款評估項目。
銀行主管解釋,這種情形聯徵上看不出來,但銀行內部可以註記,那些企業客戶,曾經持有住宅,但未正當使用。
行庫房貸主管指出,有些中小型公司會以住宅做為辦公室或倉庫,這還在央行容忍範圍內,可是有些公司負責人,直接以公司名義購屋,卻沒有實際用途,就只是放著等增值,這類人就是央行想找出來的。 經濟日報╱記者藍鈞達/台北報導2011.01.20
房仲、建商借殼炒房 央行大刀砍
炒房、養地潛在增值利益太誘人,中央銀行最近發現,這波炒房風潮,除大家所熟悉的知名投資客外,包括房仲、建設公司及投資公司等全面加入狂炒國內房地產。
為防堵房仲、建商及投資客利用成立投資公司,鑽央行的「打炒房」措施漏洞,坑殺弱勢購屋者,並造成房市泡沫化,央行理監事會上周緊急祭出多項重大措施,除擴大房貸管制區,並將「公司法人購屋貸款」納入管理。
金融界人士透露,央行最近密集邀集房地產及銀行等專業人士,在深入研究並了解炒房投資客的作法後,上周理監事會對症下藥,再度出重手,祭出史上最複雜、管制項目最多的針對性措施。
去年六月下旬,央行原本只針對個人購置北市和北縣重點區域的第二棟房屋貸款進行「管制」;但央行事後發現,對抑制房價效果不彰,而且因房仲業和投資公司屬「公司法人」,不受央行「個人房貸」針對性措施規範,投資客紛紛成立投資公司、房仲公司,鑽央行管制措施漏洞,向銀行借貸資金炒房。
央行官員說,去年初房仲業家數僅四百多家,去年底即暴增到七百多家,短短一年暴增逾三百家,這些新增的房仲大多數是三五同好集資成立。
央行理監事會上周決定,將管制區房貸成數往下降至六成,並將公司法人納入管理,且規定公司法人購置第一棟房貸即受貸款降至六成、無寬限期,及對同一擔保品不得另以修繕等名義增加貸款等限制。
另外,央行還發現,原本與銀行往來的建商,大舉「轉戰」到票券公司,透過票券公司發行商業本票籌措炒地資金,繼續養地、炒作房地產。
官員指出,數據顯示,九月下旬後建商透過票券公司發行一年期以下商業本票的金額明顯增加,央行在深入追查後發現,建商為了避開央行規範銀行土地、建築融資的「漏洞」,紛紛透過票券公司保證,發行商業本票,繼續養地、炒房。
因此,央行最新房市的針對性措施,除銀行之外,並將票券公司納入管制,以杜絕建商利用銀行之外金融機構低利資金炒作房地產。
【聯合報╱記者羅兩莎/台北報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