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稅漏洞層出 政府應亟思修補
財政部灑下奢侈稅大網,欲全面阻絕房市短期投機炒房行為,抑制房市過熱,同時希望房市能夠「回歸常態」,馬英九總統更表示,奢侈稅快速通過,能夠還台灣人民「居住正義」,當諸般宣誓言猶在耳之際,卻已有不少產、學界提出奢侈稅這張網的破洞甚多,將導致奢侈稅打擊投機的作用成效不彰。
奢侈稅推出未久,即有仲介業者提出規避奢侈稅的四個管道,若經由「信託登記」、「預告登記、「權利買賣」、「設定抵押權」等方式進行房屋買賣,奢侈稅根本無從課稅,再加上奢侈稅課徵時間點以「簽約日」計算而非「買賣移轉日」,而簽約日作假相對容易,這些漏洞政府單位皆進行防堵。
其次,奢侈稅欲以房屋買賣時之實課稅,但此舉也大有問題,目前台灣並無相關法規強制登錄交易價格,致使「房價透明化」的口號空喊多年,但實施進程卻仍有限,也欠缺專一部門統籌處理。
因此,這就牽扯到稅務單位要如何認定實價,而民眾、仲介業者是否會誠實回報實價;故在房價透明化未全面實施前,想要採取實價課稅恐有難度,即使逐筆稽核可以確切查知,但這將會面臨稅務人手不足的問題。
此外,奢侈稅雖以「一生一屋」為課稅原則,但並無限定每個人買賣次數限制,若投資客在一年內以先買後賣之方式,也同樣能炒作房地產,多家媒體老早就對此漏洞提出質疑。
但奇怪的是,財政部坦承這項法條有缺失,並回應若往後發現這類情事,將用頒布解釋令方式來圍堵,然而,既早知有此漏洞,為何不在立法階段前就早一步進行修改,何須等媒體來揭漏,又何須等往後弊病產生時再作修補,這些問題讓人匪疑所思。
奢侈稅除了上述漏洞外,另有其他缺失不勝枚舉,不僅媒體隨手拈來都可以發現問題,甚至坊間有不少法律事務所開班授課,教導投資人如何規避奢侈稅,可見奢侈稅漏洞之多,非一時半刻可以解決。
事實上,財政部若有意打擊房市投機炒作之風氣,因而推出奢侈稅一事是值得讚揚的,但能否達到壓抑投機之美意,以及實施後成效如何,端賴於奢侈稅規定是否完備,而非拿張千瘡百孔的網就想撈大魚,最後若變成馬凱教授所言「居住正易不過是一場春夢」,恐怕不是為民謀福的馬總統所樂見的。住展房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