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期間景氣亮出代表回升的黃紅燈,不論出口、生產或商業活動的數據都明顯好轉,但是何以多數民眾仍感受不到景氣春天已到?
經濟指標不論出口生產有多好,商業股市有多熱,若最後沒具體反映到就業及薪資,一切都是空談,這也就是何以經濟指標雖多,能引起民眾共鳴的卻只有薪資、就業等少數幾項指標。
經濟指標哪一個最能反映民情?
先談薪資,近來雖有一些知名企業釋出加薪的消息,但畢竟是少數幾家而已,依主計處調查,直到去年底,經常性薪資仍呈下滑,相較於外銷接單、出口及工業生產兩位數成長的走勢,可謂大異其趣,難怪企業家們所看到的春燕,一般民眾尋尋覓覓卻始終看不到。
何以會出現這樣的矛盾?主因是看到燕子的大企業,其產值雖占國內生產毛額6成,但所僱用的人力卻僅占37%。經濟指標大抵都是平均數,幾家大企業大概就決定了民間投資的冷熱、外銷接單的榮枯,然而大企業最多只能影響37%的就業市場,逾6成就業市場未必能因此雨露均霑。
經濟指標大抵皆是平均數,在1990年代以前由於國內各產業間的產值、所發放的薪資差異較小,因此平均數足以反映庶民的感受,如今產業間的產值、薪資水準差異甚大,加以全球化營運模式,三角貿易盛行,再以出口、工業生產、商業營收來研判民眾的感受,必然會有不小誤差。
另一個民眾難以感受到景氣回升的原因在於經濟成長的果實非但分配到受僱人員的報酬所占比例愈來愈小,而且這筆報酬中「非薪資報酬」的比例愈來愈高,顧名思義,「非薪資報酬」這筆錢是不會發給員工的,這正是導致民眾近年覺得所得愈來愈少的根本原因。
這裡要解釋一下「非薪資報酬」,非薪資報酬是指僱主幫員工提撥的健保、勞保、勞退等支出,隨著勞退新制實施、加上健保費率每隔幾年就調升一次,僱主所支付的「非薪資報酬」愈來愈多,依歷年工商普查可以發現,這筆非薪資報酬占僱主所支付的總報酬比率,已由民國80年的7.6%倍增至95年的12.2%,然而這筆費用,僱主付的心疼,員工卻感受不深,而隨著「非薪資報酬」付出日多,人情之常,僱主自然吝於在「薪資報酬」上再予以加薪。
薪水越來越少 健保費卻越扣越多
非僅如此,全民健保除僱主負擔6成,政府負擔1成外,受僱民眾也得負擔3成,隨著健保局年年虧損,健保費率幾年就調升一次,在愈來愈少的薪水裡預扣的健保費卻愈來愈多,近日健保費又喊漲,若不能找出一個好的調整方式,中產家庭在薪水未增,健保費又漲情況下,豈能無怨?
台灣在民國90年以前,每5年所進行一次的工商普查結果顯示,民眾每5年的受僱報酬都呈兩位數成長,80年較75年成長72%、85年比80年又成長51%,但最近一次調查發現95年比90年竟然只成長7.5%,想想在工作難找,有工作有所得者又得扣除愈來愈多的非薪資報酬、上繳愈來愈多的健保費,民眾哪裡還能感受到景氣的春天?
工商時報【于國欽】2010-02-28
http://key88.net/article17984.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003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