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屋糾紛頻傳,主因在於多數消費者並無多少的購屋經驗,往往容易因為衝動而簽約購買。而過去的房地產資訊不流通,讓消費者更處於弱勢,購屋置產一旦發生交易糾紛,最讓買方擔心的就是,付出去的錢會要不回來,面對購屋糾紛,如何保障自己的權益,將購屋風險降到最低?

要求把契約帶回家審閱

消保法規定,消費者委託仲介買賣房子,在簽約購屋之前,享有「契約審閱權」,可以要求把契約帶回家「審閱」,預售屋和新成屋的契約審閱時間至少為五天,中古屋則在三天以上。「契約審閱權」是消費者的權利,但很多的購屋民眾卻忽略了自己的這項權利,事後再以沒看清楚契約為由反悔,平白惹出許多購屋糾紛。

善用提出契約的審閱權

其實,消費者在審閱建商所提出的定型化契約時,比較官方所制定的定型化契約範本與「建商版」的差別,就能夠充份保障自己的權利,千萬記住,在審閱完契約上的每一個字句之前,不要隨便簽名,對於一些曖昧不明的字句,可以要求對方要寫清楚,以確保自身權益。也就是說,在簽約之前,對於合約不妨發揮「雞蛋裡挑骨頭」的精神,問清楚每一項細節,權益也就更多一分保障。

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購屋糾紛中,斡旋金的糾紛甚至多於「施工瑕疵」,高居糾紛原因第二名,斡旋金可否撤回,最好在契約中應詳細載明。

房仲先向買方收斡旋金

房仲業為促使買賣雙方成交,常先向買方收取「斡旋金」,但此種交易型態容易引起糾紛,內政部於八十六年公告「要約書」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希望藉此逐漸取代收取斡旋金的做法,惟實務上以斡旋金進行交易的情況並未改變。

購屋人可選政府要約書

因此,公平會於九十年五月通過「公平交易法對房屋仲介業之規範說明」,規定房仲業應向消費者說明斡旋金契約與內政部版「要約書」之區別及其替代關係,不得隱瞞,如果在向購屋人收取斡旋金之同時,未同時告知購屋人亦得選擇內政部版「要約書」,房仲將違反公平交易法規定。

如何保障購屋權益在簽約購屋之前,享有「契約審閱權」,可以要求把契約帶回家「審閱」。

售屋廣告不實問題困擾

為了促銷房屋,房仲業者常以優美的文字宣傳,搭配華麗的廣告圖片,吸引消費者,導致市面上的不動產廣告陷阱一堆,有很多廣告的外觀設計、格局配置常與事實不符,造成購屋消費者很大的困擾。

消費者購屋時,如果認為業者的廣告不實,可以向公平會申訴,或是直接向法院提告,建商即使在廣告上標記「僅供參考」,仍然無法主張免責。

建商為了規避法律責任

有些建商為了規避法律責任,會在買賣契約特別約定,「一切以買賣契約為依據,不受其他供參考用之廣告、圖片及樣品屋等影響。」這樣日後如果雙方發生糾紛,建商可以引用契約這一條款,辯稱廣告或樣品屋之示範只是供「參考」,不具法律效力。

法院實務上認為,消費者如果依廣告訊息與建商簽約購屋,倘若雙方在契約中未就廣告內容另作約定,那麼廣告內容就可以成為契約的一部分,建商必須確保廣告內容的真實性,但是,雙方如明確在契約中約定將廣告內容排除,廣告就不是契約的內容了。

建商廣告不實是否成立

簡單來說,建商廣告不實是否能夠成立?關鍵在於,建商的售屋廣告是否屬於契約內容之一部分,如果買賣雙方在契約中約定將廣告內容排除,例如契約中明白記載:「建商在銷售工地現埸所提供的宣傳、廣告文件、資料等只供雙方參考,不是契約內容的一部分」,或是「廣告只是供雙方在銷售時的參考,並非買賣契約的內容,如有出入,一切以買賣契約為準。」那麼消費者即使被建商的廣告騙了,也只能自認倒楣,告不了建商。

檢視房子有無漏水問題

「房屋漏水」一直高居購屋糾紛排行榜的榜首,幾乎是每五件糾紛,就有一件是因漏水引起的。因此,民眾在買房子時,不論你買的是中古屋還是新成屋,都應檢視房子有無滲漏水的問題。

賣方擔保其所出賣之物

民法規定,賣方必須擔保其所出賣之物,沒有瑕疵,也不得刻意隱瞞,但若買方於簽訂契約時,賣方已清楚告知該物有瑕疵,則買方必須自行承擔責任。房屋漏水構成「買賣標的物之重大瑕疵」,因為漏水足以影響居住之目的,對居住環境品質會造成極大不利的影響。

如果購屋者不幸買到漏水屋,可以請求原售屋者修繕,或是要其負擔瑕疵擔保責任,請求減少價金。

請求權的行使有時效性

但是要注意,請求權行使有時效性,如果逾越法定期間就不能再要原售屋者賠償了。買方在交屋前,可向屋主要求瑕疵擔保責任,例如房屋漏水,原屋主便應負責解決房子的漏水問題,而在交屋後,若發現屋內滲漏水,須於半年保固期內通知對方處理。至於買預售屋者,則應在驗屋階段看仔細房屋。

預售屋有交屋的驗收權

購買預售屋時,買方擁有一個很重要的權利「驗收權」,預售屋在交屋時,一般人通常只是走馬看花似的在屋內看一遍,很難看出什麼名堂,即使事後發現瑕疵要求建商負責,還要再打官司,相當麻煩,所以在交屋時,買方可以要求建商進行驗屋手續。

內政部訂頒的「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規定,建商興建完工,領得使用執照並接通水、電、瓦斯、配管及完成契約設施後,應通知買方進行驗收手續。買方如發現房屋有瑕疵或未盡事宜,應載明於「驗收單」上要求賣方限期完成修繕。

房子應驗收的項目眾多

房子應驗收的項目眾多,除了房屋結構體外,舉凡房屋是否有傾斜、進排水是否通暢、地壁磚是否空心、電線線路是否符合法規要求等,都要進行逐項驗屋,否則購屋者無從得知屋況是否真正達到可堪居住之情形。

在買賣契約中,通常都會約定:「賣方應通知買方進行驗收手續。買方如發現工程缺失或未盡事宜應載明於驗收單上,賣方應儘速完成修繕。」,這是建商所負買賣契約的給付義務,必須依約確實履行,好讓買方得詳細查驗建商興建房屋是否符合約定品質,如果建商有意規避,未通知買方進行驗收手續,就會構成違約。

房屋現狀的確認說明書

內政部於去年十月公告「成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修正案」,新制於今年四月上路,依新制規定,在契約中應記載現狀確認說明書,說明建物現況格局及建物型態。

關於房屋現狀的「重要資訊」也應在契約中詳細列出來,包括:輻射屋檢測、海砂屋檢測、曾否發生兇殺、自殺或一氧化碳中毒致死之情事、是否為政府列管之山坡地住宅社區等等,另外,房屋有無增建情形,於簽訂買賣契約時,也要一併載明。萬一將來有爭執時,可以作為依據。

房屋有誤差就互相找補

舊版的買屋契約中規定「房屋面積誤差在百分之一以內互不找補」,但新制修正為「有誤差就互相找補」。主建物或房屋登記總面積如有誤差,其不足部分賣方均應全部找補;其超過部分,買方只找補百分之二為限,如果土地面積、主建物或房屋登記總面積如有誤差超過百分之三者,買方還可以解除契約。

新制明顯對購屋者有利 (坪數不足,建商要全部找補,坪數超過,買方只找補百分之二為限),當你向建商購屋時,千萬要注意契約中有關「面積有誤差如何找補」的約定是否依新制記載。

特別增列遲延交屋條款

為避免業者借故遲延交屋,導致消費糾紛,新制特別增列遲延交屋條款,如果業者未依約定日期交付成屋者,消費者得請求業者自「應交付日」起至「依約交付日」止,每日按已支付全部價款萬分之二單利計算作為賠償金額。

還有一點要特別注意,新制規範的對象為建商,消費者若透過房仲業者向一般的屋主(非建商) 購屋,因一般屋主不受新制約束,為免困擾,消費者可請房仲業者以此新制的版本內容擬定買屋契約,供買、賣雙方交易時使用,這樣,如果發生糾紛要打官司時,可根據契約內容向法院主張權利。

購屋採行履約保證制度

預防購屋糾紛,消費者在購屋時,最好要求履約保證,將錢撥到銀行,由銀行代管,才能避免陷入房子沒買到,購屋資金不翼而飛的慘況。這種將信託概念延伸到不動產買賣的作法,等於把龐大的不動產交易價金買了保險,成為不動產交易過程中,消費者保全資產的最佳財富管理工具。

房地產市場的「履約保證制度」,是由銀行投資成立的建築經理公司,擔任履約保證人,以客觀第三人立場做好房屋交易的流程控管,為買賣雙方做更嚴密安全的把關。

所謂「履約保證制度」,又稱「成屋履約保證」或是「買賣價金履約保證」。買賣雙方簽定不動產買賣契約後,買方陸續付出的價金先匯入建築經理公司在銀行開設的「履約保證專戶」中,經確認款項無誤後,建築經理公司會寄發履約保證書給買賣雙方,等買賣手續全部完成,過戶、交屋後,銀行才會將價金交付給賣方。至於建築經理公司收取的履約保證費用(交易金額的萬分之四至萬分之八左右)。

簽約前善用契約審閱權

買房子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在簽約前善用契約審閱權,仔細了解契約內容,不要草率簽約;購屋時,最好要求履約保證;交屋時行使驗收權,注意房屋現狀說明書的記載;那麼,發生購屋糾紛的機率將會大幅降低。
本文摘自5月5日出刊之《住展雜誌》378期專題報導,同期內容除本文外,並有「新北市熱區發展大躍進」、「高房價症狀該怎麼醫」、「選何種投資保值商品最佳」、「成屋買賣資訊全都露」等,更多內容請參閱《住展雜誌》,並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住展雜誌,更多資料請上住展房屋網 http://www.myhousing.com.tw 謝謝!

【文/編輯室】http://tw.house.yahoo.com/news/如何保障購屋權益-054504567.html

買房須知:請仔細看看選購屋五大法則

購房的基本預算

現在新人購房預算一般都會控制在60萬元至100萬元之間,而且絕大部分選擇貸款購房。但很多新人沒有較大的資金儲備,並且在支付首付款之後往往還需要支付婚房設計、婚房裝修、結婚等費用。

貸款選年限較長

所以新人們應根據自身情況盡量選擇貸款年限較長的類型,一方面緩解自身的還貸壓力,保證婚後的生活質量;另一方面,如果事業發展順利,還可以提前還貸。

不要求一步到位

部分新人會考慮到有孩子後的住房需求,首次購房就買三房、面積大的房型。這種做法,看似目光長遠,但往往會造成空間浪費、貸款壓力大、生活質量下降等問題。因此新人首次購房還是應該根據自身經濟能力及實際需求來選擇,不要求大求全、一步到位,兩房相對比較實用。

交通與上班兼顧

交通方面應兼顧雙方上班時間成本、交通費用成本,同時適當考慮就近照顧父母。公交便捷處或是有軌道交通的地點應該是新人們考慮的重點。生活配套設施方面則周邊有大賣場的小區是比較理想的。

但以60萬元至100萬元的價格來看,地區的商業配套短期內可能會有所欠缺,因此要特別考察小區周邊是否有便利店、菜場、銀行和飯店等一些比較基礎的商業配套設施。

房屋保值增值性

婚房的選擇不僅應滿足當下的住房需求,還要考慮到房屋的保值性和增值性,所購房屋未來是否具備一定的區域升值潛力,這對于幾年之後新人在積累更多經濟儲備後,如想換房,到時也可以更高的價格再出售,進而緩解第二次購房的資金壓力。資料來源www.yn.xinhuanet.com

延伸閱讀:

買好屋學問多 看房子30大招必看!

低自備款建案 小心日後轉手住套房

房貸利率陷阱多!五招教你不受騙!

颱風後看屋好時機 3招挑出淹水屋

愛心房屋出租 政府擬降稅補助租金

購屋免頭期款?小心淪為人頭的風險

預售屋有爭議 如無重大瑕疵 不得拒撥款

安心挑選好房子 專家給建議

辦公室風水職場開運擺放攻略

別忽視「風水學」 小心無形煞氣賠慘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a00336 的頭像
    ea00336

    我愛家

    ea003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