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寵物如果過去有流浪過,或遭受虐待、打罵,及環境行為改變,容易會出現精神方面的疾病,飼養寵物可以降低人的壓力。但是寵物卻可能因為飼主作息混亂及不正常對待,精神狀況容易出現問題。
一、養寵物對飼主實質的好處
1、高血壓的緩解:
寵物狗可以對高血壓起到有效的干預作用,使人心率、血壓、內分泌系統和精神狀態等得到調節。緩解人們在緊張的工作和生活中的壓力,使人們的身心和心理健康得到改善和緩解。
2、排遣生活寂寞:
因此很多孤獨老人多半會養寵物來排遣寂寞,空巢老人最拍的不是物質生活方面的問題,而是孤獨。
3、能幫助自閉兒:
得到訓練的寵物不僅可以幫助培養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心,還可以培養孩子的同情心和愛心。還可以幫助治療孩子的自閉症。
延伸閱讀:狗狗分離焦慮症理解及應對
延伸閱讀:養貓又養狗要注意哪些事項?
二、寵物受到不正常對待精神問題
1、遭受虐待驚嚇:
寵物曾經在街頭流浪過,或曾經遭受虐待、打罵,或者受到嚴重驚嚇,會比較容易出現相關精神疾病,脾氣也會比較差。
2、主人作息混亂:
現代人生活習慣不佳,如夜貓子長期熬夜,每天凌晨三四點才回家,睡到中午或下午,有些寵物難以適應主人作息,長期下來形成壓力,精神錯亂,也可能是寵物行為異常的原因。
3、寵物異常行為:
若家中寵物出現非正常行為,如突然在家重複踱步、走路方向偏頗、食慾不佳、行為障礙,或是突然亂大小便、亂咬人,若沒有身體疾病,主人應思考是否該帶寵物看行為醫學科。
4、寵物也會忌妒:
曾有一隻狗在家不吃東西,後來獸醫師探究才發現,是因為主人近期養了第二隻狗,所以狗狗以拒吃東西引起主人關心,這種忌妒、引起注意的行為,也可透過行為矯正改善。
5、分離焦慮行為:
也有狗狗與主人關係親密,主人一出門就感到莫名焦慮,會在家中亂竄,啃咬家具,甚至衝撞,直到主人返家才恢復,這是寵物典型分離焦慮症,看醫生可改善。
延伸閱讀:如何改善狗狗膽子小?
延伸閱讀:狗狗不再憂鬱?當個稱職狗主人
三、寵物精神科 醫治寵物情緒障礙
1、全台唯一門診:
寵物也有精神科。台大附設動物醫院近期開辦全台唯一的寵物行為治療專科門診,專門醫治寵物的行為偏差與情緒障礙。
2、填寫相關問卷:
寵物不會說話,因此要掛「行為醫學科」,主人必須先仔細填寫相關問卷,獸醫會如偵探般抽絲剝繭,藉由問卷和與主人訪談、與寵物相處,了解寵物的生活背景、行為變化。
3、量身設計策略:
接下來醫師會先進行寵物各項生理檢查,排除寵物疾病,再依照每隻寵物的狀況,量身設計改善策略,進而矯正寵物行為。
4、矯正寵物行為:
寵物精神科,不如說是矯正寵物的行為偏差,依照症狀輕重不同,估計國內約有兩成寵物都有偏差行為。大多數都能藉由矯正、藥物治療獲得改善。
5、藥物治療改善:
寵物就和人一樣,心理創傷異常行為,都可藉由行為矯正、藥物治療可改善症狀,也可減少被主人遺棄的機會。
延伸閱讀:養貓須知:如何讓貓信任你
延伸閱讀:養寵物看性格 解析主人的秘密
部分引用文章參考:聯合晚報 台大獸醫助理教授王儷蒨 台南市獸醫師公會 自由電子報
寵物百科家族 整理 轉載文章,請引用網址: http://petbird.tw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