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會引起政治問題,南韓總統李明博上任半年時聲望大幅下滑,引發民怨的原因之一就是年輕人買不起房子,因此允諾增蓋國宅,並事先做好捷運。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蔡增家表示,韓國政府在仁川等首都首爾附近造新市鎮,解決年輕人買不起房子的問題,確實奏效。仁川新市鎮附近有高速公路和捷運,到首爾約四十分鐘,因此成功的關鍵在於「蓋屋前先把捷運蓋好。」

臨近的日本、韓國、香港和新加坡也有住房問題,其政府蓋的國民住宅比例都比我國高。玄奘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副教授花敬群指出,亞洲各國房市各自發展出一套不同的運作模式,僅管也有高房價問題,但不像我國嚴重。

國內房價高築,尤其台北市區就算有空屋,受薪階層也買不起。花敬群形容「太畸形、太特殊了!」比起香港約有八成國宅,五成出售、三成出租;新加坡的國宅占所有住宅的八五%,且絕大多數由民眾購買持有,我國的國宅占所有住宅比例僅三.五%,實在太低。

新加坡和香港多數的住宅用地屬國有地,儘管香港也有高房價問題,但大多限於豪宅,住宅中有半數是國民住宅。港、新嚴格管理國宅和住宅土地,因此政府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力量相當強,投資客炒房的現象難免存在,但所占比例並不高,因此餘屋問題和買不買得起房子兩者間可以被切割、分開討論。

和我國一樣開放土地私有的是日本和韓國,花敬群表示,日、韓社會對擁有自己的房子的觀念不像我國深厚,因此民眾對租屋的接受度高。

日本在一九七○年代出現類似合作社型態的「住宅公團」,蓋了非常多的國宅賣給年輕人,日本現在的中年人大多就是這類房屋的受惠者。東京等大都市地狹人稠,民間開發商蓋的住宅僅占四成,市區民眾持有住屋的比率相當低。政治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張金鶚認為,日本人偏好透天厝式的住宅,土地有限的情況下,發展出配合交通運輸系統擴張住宅區的範圍。
中時電子報 戎華儀/台北報導

http://key88.net/article19355.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003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